- 李萍
顯示麵板產業暖意襲來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西寧市 来源:玉溪市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在經曆了長達兩年的行業下行調整後,顯示麵板產業正迎來新一輪複蘇。從最新披露的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來看,除個別廠商外,多數顯示麵板廠商營收呈現不同程度環比上升。友達光電環比增長24%,群創光電環比 在經曆了長達兩年的行業下行調整後,顯示麵板產業正迎來新一輪複蘇。從最新披露的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來看,除個別廠商外,多數顯示麵板廠商營收呈現不同程度環比上升。友達光電環比增長24%,群創光電環比增長21%,TCL華星與京東方分別環比增長16%與11%。顯示麵板行業正在穩步複蘇,逐漸回歸正常的產業周期。
大尺寸麵板出貨、價格迎雙喜
《中國電子報》記者統計了自2021年2月下旬起至2023年8月下旬的各類麵板價格,注意到從2023年2月開始,各類麵板價格相對平穩。其中大尺寸LCD麵板價格增長最快,桌上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中下尺寸屏幕價格變動相對平穩。顯示麵板價格止跌回升態勢日趨明顯。
從上半年出貨量來看,75寸及以上大尺寸麵板是增長主力。75寸麵板出貨量達600萬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4.5%,是上半年漲幅最大的尺寸,市場份額增長1.4個百分點,達到5.2%。出貨量增幅次高的為75寸以上產品,今年上半年出貨量約230萬片,同比增長18.6%,市場份額達到2%,較去年同期上漲0.5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在所有尺寸麵板中出貨量最高的32寸麵板則出現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出貨量約2800萬片,同比下滑29.4%,市場占有率24.1%,較去年同期下降7.1個百分點。據了解,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顯示麵板企業在行業下行壓力下做出的積極調整。當前市場環境要求,麵板廠商既要降低當前庫存量,又要調整產線布局。由此,減少32寸麵板的生產是成本最低的選擇。
麵板廠商稼動率同比回升
賽迪顧問物聯網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劉暾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稱,從顯示麵板產業更長曆史周期來看,2021年麵板價格大漲甚至成倍增長的現象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他認為,顯示麵板市場本不該呈現這樣“大起大落”的樣態,當前的麵板市場正在波動回歸穩定。
2020—2021年的市場需求猛增導致顯示麵板企業擴產,而在近兩年下遊市場收攏的情況下,麵板廠商出現大量庫存,使得麵板廠商紛紛調低了產能。2023年6月,麵板產業調研機構群智谘詢總經理李亞琴表示,麵板廠商正在進行多個品類的減產。產業研究機構洛圖科技在2023年6月發布報告稱,麵板廠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從6月開始大幅減少大尺寸麵板母玻璃投片量。其中,京東方減少約25%,華星光電減少約20%,惠科減少約20%,減產主要集中在8.5代、8.6代以及10.5代液晶麵板產線,減產幅度達25%。
而當前,伴隨著市場回暖,劉暾表示,相關產線的產能利用率正在回升。根據產業鏈跟蹤,目前麵板7月訂單環比仍有所提升,整體稼動率在85%左右,這個數字相較2022年的65%實現了大幅增長。
奧維睿沃高級研究經理黃丹表示,2023年年初,麵板價格開始回暖,在市場漲價的氛圍刺激下,整機廠為促銷節點提前備貨,麵板需求持續增加。隨著2023年第二季度各麵板廠盈利情況有所好轉,部分麵板廠扭虧甚至開始盈利。價格漲回成本線後,受到韓係電視品牌麵板訂單的轉移,下半年台係和日係麵板廠持續高稼動率按需生產,維持電視、顯示器麵板庫存在健康水位運行。
集邦谘詢分析師範博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內的麵板廠在當前全球麵板供應中占比超過60%,與客戶議價的話語權提升較大,未來有機會通過稼動率的調控,使價格維持在較穩定水平,從而避免出現過去幾年劇烈波動的情況,促進麵板市場日趨穩定,進入新的市場增長周期。
積極應對行業大洗牌
長達兩年的行業下行周期促使顯示麵板行業進行重新洗牌。今年上半年,消費電子市場遲遲缺乏對上遊的帶動作用,麵板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老舊低世代產線淘汰加速。南京中電熊貓、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友達光電等麵板廠商接連宣布出售或者關停液晶麵板產線。JDI於8月2日宣布,將於2025年3月關閉位於日本鳥取縣的液晶麵板生產線。今年7月,南京中電熊貓76.85%股權及債權在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二次公開掛牌出售。
經過近幾年的市場調整,顯示麵板行業的寡頭效應更為明顯。IDC全球硬件組裝研究團隊市場高級分析師陳建助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全球來看,全球前四大電視麵板廠商即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光電、群創光電四家企業的出貨量約占全球超過76%的市場份額,相較於2019年實現了明顯提升,提升幅度約為13%。
國內顯示麵板頭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也有了顯著提升。國內前四大麵板廠商即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光電、彩虹光電四家公司2023年至今的電視麵板出貨量在全球的占比超過67%,相較2019年提升了約19%。陳建助表示,電視麵板出貨實現高度集中化,這是此輪顯示麵板行業周期性調整給顯示麵板產業帶來的最大的變化。
在顯示麵板行業大調整的情況下,各廠商都在尋找新的行業周期的發展路線。三星和LGD已經做出了逐步退出LCD產業的決定,將更多資源放在OLED顯示產品技術上。LG顯示計劃脫手廣州廠,三星顯示已在5月停止了TFT-LCD麵板的生產。
對於國內廠商而言,現階段最關鍵的是選擇合適的生產策略和提升經營運維能力。劉暾表示,老舊產線正在逐漸被市場淘汰,廠商需要關注,如何利用自己的產品線,優化出貨產品配置。例如,利用大尺寸麵板做超高清產品;提升中小尺寸產線產品附加值,麵向車載顯示,醫療、工控麵板等特定應用場景推出差異化、特色化產品等,以擴大顯示麵板的利潤空間。
在穩定LCD基本盤的情況下,國內企業也在逐步探索OLED新市場。當前,從全球來看,三星和LG占據了OLED的主要市場份額,國內企業在OLED方麵仍處於產能爬坡階段。OLED前期需要重資產投入,這意味著OLED業務將長期難以實現正盈利。對於國內廠商而言,即便布局OLED存在經濟壓力,也要先提升OLED產能,保證能夠在這個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之後再考慮如何攤薄成本、提升收益。